程幼东副省长在2011年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2-02-19 00:00 <a href='/lhx/ShowAuthor.asp?ChannelID=1005&AuthorName=zxp' title='zxp'>zxp</a> 本站原创

程幼东副省长在2011年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1年2月22日)

同志们:

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召开这次年度工作会议,总结交流经验,分析当前形势,部署下一阶段工作,十分重要。参加这次会议,一是代表省政府向大家表示慰问。多年来,教育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始终围绕大局,立足服务,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值得肯定。二是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对“十二五”时期特别是今年教育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开好局、起好步,齐心协力,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前不久闭幕的省“两会”和教育部年度工作会议精神,为下一步工作指明了方向。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正确认识改革与发展的新形势,进一步增强做好教育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十一五”时期,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全省教育战线广大干部职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八大经济区”发展战略,着力推进科教人才强省富省工程,确立了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和高教强省建设三大战略任务,全省教育事业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一是义务教育实现“两基”,进入全面巩固提高、促进均衡发展的新阶段。管理体制、保障机制发生深刻变革,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全面启动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并纳入全省“十项利民工程”,受益学生达百万人以上,进一步促进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义务教育择校得到有效控制。二是高中阶段教育较快发展,瓶颈问题得到解决,结构进一步优化。以示范性高中建设和课程改革为重点,普通高中办学水平稳步提升。中职教育实现由低谷徘徊到快速发展的转变,实现了职、普招生比例大体相当。三是高等教育综合实力显著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在积极推进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跨越的同时,全面实施《教育为老工业基地振兴服务计划》和《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强省建设规划》,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智力和科技支撑。2010年全省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3.97%,比“十五”期末增长近11个百分点。办学水平主要指标位居全国十位左右,全省人力资源开发水平、科技人才有关指数居全国第六,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六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学前教育、民族教育、特殊教育、继续教育也都取得了长足发展。总之,“十一五”时期,是我省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教育资源快速扩大,规模实力显著增强,办学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教育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做出更大贡献的重要时期。可以说,全省教育工作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引领发展上彰显了实力,为提高干部群众和劳动者素质,推进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科技创新、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作出了不可替代的重大贡献。

教育事业巨大成就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地方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热情关心和大力支持的结果;是教育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凝心聚力、干事创业、不懈奋斗、开拓进取的结果。借此机会,我代表省政府向长期以来呕心沥血、辛勤工作、默默奉献的广大教育工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和亲切的慰问!

今年是“十二五”时期开局之年,对于全面落实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至关重要。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作出了我国仍然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的重大判断,这一重大判断同样适用于教育事业。一是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和科教人才强省富省工程,为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保障。二是全国和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以及国家和我省教育规划纲要的颁布实施,为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任务。三是实施“八大经济区”发展战略,推进老工业基地振兴,着力发展现代装备制造业、资源型城市接续产业和现代农业、高科技产业,对教育的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拓展了新阶段教育发展的广阔空间。四是人口结构变化特别是各级各类教育学龄人口数量呈下降趋势,使教育资源逐步富足,为提高教育质量、优化教育结构、推进素质教育提供了机遇。五是我省充分发挥区位和地缘优势,面向俄罗斯、融入东北亚,整合开放资源,为扩大教育对外开放,提升教育国际影响力,打造国家面向东北亚教育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奠定了基础。六是落实国家核定的我省财政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坚持“三个优先”,实施重大项目,为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为“两基本、一率先”目标的实现打好基础,提供了有利条件。

全面分析形势,我们还应清醒地看到,虽然全省教育事业已经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但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接受良好教育的强烈期盼,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有待进一步落实。从工作落实来看,还存在一定差距。一个是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落实问题。会前,省教育厅对各地贯彻落实全省教育工作会议情况进行了全面了解,得到的反馈是:一些地市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出台新的政策举措,增加教育投入,研究制定本地规划纲要。齐齐哈尔市加大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力度,措施得力,效果明显。在财力比较紧张的情况下,确定了加强教育发展保障措施,每年要超额完成省核定的财政教育支出占一般预算支出比例的任务,按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的3%足额征收教育费附加并专项用于教育事业发展,2012年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到4%以上,可谓力度不小,非常值得大家学习借鉴。然而,各地工作落实情况并不平衡,少数地方还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一是重视不够,认识上有一定差距。二是对新思路、新理念、新政策领会不透彻,对工作抓什么、怎么抓,还不是很清晰,对配套政策还没有深入研究,比如教育投入、比例核定等问题还没有很好考虑。三是落实机制还不够健全,责任分工还存在不到位的现象,工作的针对性和创造性还有待加强。这些问题必须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另一个是高教强省规划落实情况和高校准确定位、特色发展问题。高教强省规划实施以来,各高校迅速启动,取得阶段性成果,但各高校之间发展也不平衡,有的高校还没有把思想统一到高教强省规划上来,还不能准备把握在什么领域、什么层次、什么范围率先突破。当前一个突出问题是化解地方高校债务。财政部、教育部确定在2010至2012利用三年时间化解高校债务,并实行奖励政策,最高奖励达到55%。2011年省里集中省级财力启动省属本科高校化债工作(10个亿左右),化解40%,以缓解省属高校贷款压力,促进学校的健康发展。今后将严格控制新增贷款规模。明年集中财力用于提高地方本科高校生均标准。各高校要本着对事业负责的态度,高度重视,抓住机遇,认真研究,调整支出结构,筹措本校化债资金,根据实际情况做好化债工作。从教育自身发展来看,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由于城乡二元结构没有根本改变,城镇化水平不高,县域经济实力不强,区域、城乡、校际之间教育发展还不平衡,促进教育公平、推进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继续面临较大压力。二是教育观念相对落后,教学方法比较陈旧,中小学课业负担依然过重,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素质教育推进困难;教育体制机制不够完善,办学活力亟须增强。三是优质教育资源不足,人民群众子女“入园难”,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残疾学生就业创业和更好融入社会等问题还有待进一步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保障和改善教育民生任务繁重。

机遇来之不易,形势催人奋进,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时不我待。全省教育战线必须牢牢把握大好机遇,勇于承担历史使命,全面落实优先发展教育的战略部署,坚定不移地走科教人才强省富省之路,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跨越,为每个人的终身发展奠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新的贡献。

二、积极推进教育科学发展再上新台阶,为龙江人民再造新福祉,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再添新活力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教育工作总的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育人为本,紧紧抓住促进公平、提高质量两大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优先发展为保障,以重大发展项目和改革试点为抓手,力争在关键领域、薄弱环节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上取得新突破,为全面实施教育规划纲要和实现“十二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奠定良好基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八大经济区”、“十大工程”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智力支持和科技人才保障。发展目标是:力争到“十二五”期末,全省教育发展的主要指标要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教育体制机制创新有所突破,素质教育深入实施,教育公平明显体现,教育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初步形成,为“两基本、一率先”奠定基础。

关于“十二五”期间和今年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规划纲要和教育厅工作要点已作出全面部署,各地要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强调几项重点工作。

一是强化政府责任,加快普及学前三年教育。省政府常务会议对发展学前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各地要不折不扣地抓好落实。第一,坚持以县为主,充分利用中小学富余校舍和社会资源,多种形式发展学前教育。认真编制和实施我省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坚定不移地完成1200所公办幼儿园建设任务,逐步构建广覆盖、保基本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根据规划要求,今年必须完成450所公办幼儿园的新建和改扩建任务。省农垦总局已经先行一步,明确了今年建设任务。各地要抓紧提出具体的建设规划,并落实到项目。第二,加快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热爱儿童、业务精良、结构合理的幼儿教师队伍。合理确定职幼比例,核定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逐步配齐教职工;落实幼儿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完善学前教育师资培养培训体系,依法落实幼儿教师地位和待遇。第三,认真实施国家试点项目,积极探索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机制,为全面推进学前教育健康、快速发展积累经验,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加快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坚定不移地完成1200所公办幼儿园建设任务,是省人大会做出的庄严承诺,希望各地认真做好规划,省里还要开专门会议进行部署。

二是继续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收入不公平影响一时,教育不公平影响一生。在保证入学机会公平的基础上,要更加关注教育过程的公平。第一,切实巩固义务教育普及成果,大力加强农村教育。根据农村建设布局、学龄人口变化和群众意愿,科学调整学校布局,重点建设好农村学校,办好必要的教学点,满足人民群众子女接受优质教育的需求。确保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办好寄宿制学校,为留守儿童提供良好教育。加大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和学业困难学生辅导力度,确保适龄儿童少年不因家庭经济困难、就学困难、学习困难等原因而辍学。第二,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按照“省市统筹、以县为主、城乡一体、全面建设”的原则,加大投入力度,实施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推进省内“边远中部地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试点项目”。以县区为单位,分地市整体统筹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鼓励市地、省辖市市区、发达县市和农垦全系统率先实现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建立健全省市县三级财政投入分担机制,确保建设资金到位。第三,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首要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加强学生品行培养,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健康体魄,养成良好习惯。加强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严格执行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继续推进“阳光体育”运动,增强学生体质。第四,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各级政府要大力推进减负工作,改革考试评价制度和学校考核办法,加大优质高中招生定校配额比例。规范办学行为,建立学生课业负担监测、公告和责任追究制度。今年,要下决心把小学生过多的课业负担减下来。教育部门要加强督导,严禁在职教师有偿补课。

三是提升基础能力,转变发展方式,大力提升职业教育的吸引力。第一,充分发挥政府的统筹作用,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校企合作的职业教育办学机制。围绕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东部煤电化基地建设、千亿斤粮食产能建设和相关产业发展,采取校企合作、校校联合等方式,组建若干职教集团;校企共建一批实习实训基地,建立学生实习实训和教师实践平台,为全省培养更多中、高级技能人才。第二,整合职业教育资源,优化学校布局和专业结构,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十二五”期间,选择部分中、高等职业院校进行专业衔接试点,构建初、中、高等职业教育相互衔接的课程体系,搭建发展技能型人才成长“立交桥”。建立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协调发展,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有效衔接,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布局优化、结构合理、具有龙江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第三,深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职业教育专业与产业、学校与企业、教学内容与岗位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密切对接。实现“教、学、做”有机融合,强化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完善专业设置标准、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价标准体系。第四,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重点建设一批示范性县级职业技术学校和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或综合中学。结合信息化和远程职业教育的发展,强化职业教育资源的统筹协调和综合利用,推进城乡、区域之间合作。

四是继续深入实施高教强省建设规划,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要坚定不移地继续实施高教强省建设规划,扎实推进“五个一批”建设任务,落实“五个服务计划”。第一,发挥政府的导向作用,以质量建设促进人才培养。推进第二轮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改革,实施研究生教育质量工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新机制,“十二五”期间,重点建设30-40个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在2-5所高校进行弹性学制和学分制试点,在2-3所高校探索大类招生、模块化教学等人才培养机制改革试点。第二,发挥资源配置作用,以重点建设促进分类发展。实施“1161”工程,继续支持“985”、“211”工程建设,建设一批特色高水平大学,启动特色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项目、全省示范性和骨干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启动和实施“重点学科建设工程”,加大省属高校专业结构调整力度,以适应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第三,发挥高校自身作用,以服务面向促进特色发展。实施“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服务计划”,培养落地人才。完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重点围绕“八大经济区”建设需要和新材料、生物等十大战略重点产业需求,大力开展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提升原始创新、技术创新和集成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升高等教育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水平。

五是立足改革创新,加快转变教育发展方式。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促进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第一,坚持改革方向,明确改革思路。始终不渝地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教育工作的各个方面,贯彻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为教育发展提供动力、增添活力。第二,坚持整体推进,力争重点突破。以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为核心,系统推进培养模式、办学体制、管理体制和保障机制改革,扩大教育开放;从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关注度高、制约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精心设计实施好改革项目,让老百姓真切地感受到教育改革发展带来的变化和实惠;抓住关键环节,以育人为本,重点推进课程和教学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质量评价制度改革,为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的体制机制环境。第三,坚持试点先行,确保有序推进。扎实抓好农村学前教育办园及管理体制改革、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改革、职业教育整体改革、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人才保障综合改革、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等试点工作,以点带面,逐步推开,确保有序推进,取得实效。

三、加强领导,狠抓落实,保障全省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目前教育大政方针已经明确,任务已经部署。关键是在狠抓落实上下功夫,把教育规划纲要和“十二五”规划的部署落到实处。

一是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关于加强和改善对教育工作的领导问题,在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吉炳轩书记和王宪魁省长对各级党委、政府都提出了明确要求,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当前首要的、最紧迫的一项任务是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各地、各高校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切实把全省教育战线的思想统一到省委、省政府“八大经济区”战略和科教人才强省富省工程上来,统一到吉炳轩书记和王宪魁省长在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和教育规划纲要的部署上来。特别是深入学习领会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省的重要性、紧迫性,准确把握教育改革发展的努力方向,让各级党政干部深刻认识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让广大教育工作者找准教育改革发展的努力方向和工作重点,尽心竭力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二是突出重点,统筹发展。推进教育科学发展特别需要强调统筹,整体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同时,推进教育科学发展,又必须在统筹规划基础上找准着力点,选准突破口,抓住重点任务和关键环节。因此,要牢牢抓住纲要确定的总体目标、9项任务、11项重大发展项目和6方面改革试点项目,围绕“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战略主题,认真谋划实施好每一个项目,力争在若干领域实现重大突破。

三是项目引领,跟踪问效。围绕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和“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瞄准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集中力量组织实施一批具有战略意义的发展项目,牵动各项改革和发展任务的落实。要制定改革发展项目推进实施方案,实施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确保项目的进度、质量和效益。完善督导制度和监督问责机制,建立实施情况的监督、评估、问责与奖惩制度。鼓励各地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及时总结好的做法和成功经验,在全省推广。对执行不力的,要严肃追究责任。

四是营造氛围,形成合力。教育行政部门要充分发挥出谋划策、宏观规划、科学指导作用,为教育科学发展尽心尽职。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网络、广播、宣传栏等各类媒体平台,广泛宣传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省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凝聚社会共识。各地、各有关部门都要关心支持教育事业,主动参与,分工协作,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全省上下要进一步强化振兴教育人人有责的共识,形成人人关心教育事业、人人支持教育发展的强大合力。

同志们,推动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是一项光荣的任务,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各级政府的神圣职责。让我们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努力开创教育工作的新局面,为把我省建设成人力资源强省、人才强省、创新型省份做出应有的贡献!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