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民服务,志愿先行。在三月“传承雷锋精神,争做时代新人”的感染下,四月“弘扬奋斗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的熏陶下,理学院学生用实际行动传承红色血脉,赓续红色基因,发扬志愿精神,助力服务地方。他们是零零后,是青年志愿者,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和传播者。
从寒假至今,疫情陆续爆发,多地处于封控管理中。我们了解到我院许多学生在自己的家乡所在地参与抗“疫”志愿服务,他们分布在黑龙江、吉林、河南、上海、山东等地,以一样的角色,不一样的岗位在各地贡献青春力量。
(一)青春正当时,亮丽志愿红,最美温暖白
疫情当前,青年出列。他们身着红马甲,佩戴红袖标,身穿防护服,在不同的地方协助当地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信息录入、维持核酸检测秩序、查验健康码、大数据摸排、卡口值守,搬运物资……他们不畏辛苦,听从召唤,用自己的青春力量贡献家乡,服务社会。
(二)不一样的角色,一样的使命担当
在这次志愿服务中,理学院学子以不同的身份抗击疫情,共克时艰。19级数学1班王菲同学参加了由家乡所在地市团委举办的线上家教志愿活动。通过市团委统一分配的名单,她联系到需要帮助的对象,以线上形式对希望之家的孩子和一线抗疫人员的子女进行学习辅导。
19级应化2班于萌萌家在尚志市元宝镇杨家店村先锋屯,在疫情防控期间,她积极响应乡政府的号召,加入到志愿者团队,主动担任卡口值守工作。除此之外,她还走进村庄,走进人民,向百姓讲解防疫知识,舒缓村民的紧张、焦虑。她说:“中华民族向来就是一个不屈不挠的民族,我相信,只要我们坚定自己的信念,众志成城,齐心协力,一定能够抵御这场灾难!”
“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我们很欣慰看到新时代的青年学生正在勇敢的举起接力棒,用实际行动传承“奉献、有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努力提升自己的思维格局,知行合一,在志愿服务中彰显青年的理想信念和责任担当。他们将自己的小我融入到社会之大我,是理学院学生学习的榜样。同时,我们也号召更多的同学在做好个人防护的情况下积极投身于志愿服务,让志愿服务精神传承不息,让红色基因薪火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