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就业形势及对策
从九十年代末开始,我国开始大学扩招,在提高国民素质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造成了大学生资源过剩,就业压力增大的现象,近几年发生的金融危机更是让大学生就业难上加难。日前,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在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推进会上表示,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为699万人,比去年增加19万人,再创历史新高,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复杂严峻,就业工作已进入关键时期。总之,中国在加速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到大众化的发展。在这个快速转变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和就业人口高峰等问题,使得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十分突出。
一、原因
1、用工需求整体下降
由于我国宏观就业形势面临经济放缓、就业总量持续增加和结构性矛盾突出三重压力,针对高校毕业生的有效用人需求呈下降趋势。据2月初对近500家用人单位的统计,这些单位2013年计划招聘岗位数同比平均降幅约为15%从行业情况看,医疗卫生、咨询、电子商务、旅游、文化体育等行业用人需求略有增加,但钢铁、机械、采矿、能源、建筑等行业,用工需求不同程度减少。在调研的200多所高校中,约有60%的高校认为就业形势严峻,特别是很多地方高校反映用人需求下降或明显下降。部分毕业生也对就业前景感到担忧,少数毕业生甚至感到焦虑。
2、自身原因
很多大学生认为大学不需要向高中、初中那样努力学习,致使很多人就此堕落,在四年中并没有学到什么真本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也就是硬件不过关;缺乏踏实、坚持不懈的精神即浮躁。
此外,很多大学毕业生,尤其是名校的毕业生,刚踏入社会,就认为自己高人一等,希望自己的薪水高出社会现实水准。从而对一些企业的相对较低的薪水不屑一顾。不少大学生平时在家是娇生惯养的,追逐物质享受,怕吃苦,不肯吃苦。找工作时对各方面都很挑剔,底薪过低觉得丢脸,专业不对口的不想去,职位低的不愿意去。这样就会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毕业生更愿意选择在大城市找工作而忽视了中小城市及农村,愿意选择在发达地区、高薪部门就业,而不愿意到欠发达地区和基层部门工作。
3、社会原因
刚毕业的大学生大多没有工作经验,现如今工作单位一般只招收有经验的,这就使不少大学生失去了工作机会。另外大学生本身的专业问题,现在不少行业已出现员工饱和,所以现在有些专业的毕业生就缺少机会了,所以很多只能找与专业不符的工作,这就增加了难度。专业的不协调或是断层。社会上排名所谓的热门专业,在很大程度上人才已经饱和。四年大学生涯毕业后,许多行业已经发生了变化,而对于一些人才紧缺的职业,出现就读人数少,甚至是冷门现象。
4、当前就业政策存在的问题
任何一个政策在它解决问题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我国就业政策步伐的力度较快,政策存在的问题也值得引起我们的重视。(一)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加大从高校毕业生中录用公务员的力度,主要流向是县、乡(镇)机关,这是改善基层机关干部队伍结构,提高基层干部队伍素质的重大举措,但是基层机关的工资水平较低,尤其是农村税费改革,直接影响到基层政府的财政收入。这一方面使社会各层面吸纳了毕业生,另一方面也使得离岗的多是一些文化水平较低的人员,长时间后,这无疑使国家安置下岗职工再就业的工作更加艰巨。(二)随着高校扩招人数的增加和就业难度的增加,考研深造也热了起来。由于考研人数的持续上升,个别地方高等教育迅速发展,毕业生就业率不高,造成社会资源巨大浪费,进一步加剧了人才的高消费,不利于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三)将就业率作为高校评估的重要指标,同时与高校招生计划进行适度的硬性挂钩,表明了当前中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严重性,以至于主管部门不得不下决心来使用行政手段命令学校。
二、对策
1、首先要确保适度的经济增长速度,以经济增长带动就业。
在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时期和国有企业的改革的攻坚阶段,转型过程中的中东欧和独联体国家是我们的重要参照。这些国家在转型过程中的就业增长和经济增长表现出了非常一致的规律性。就业增长都低于经济增长,有的经济增长高达6%,但就业增长却只有2%左右;大部分经济增长的国家都保持了就业增长,少部分经济增长国家虽然就业下降,但下降幅度相对小;所有经济负增长的国家,就业也都是负增长。因此,对于转型国家,基本结论是,经济增长虽然不能解决转型中的就业问题,但可以保持就业增长,或阻止就业下降。
2、优化经济结构,进一步扩大就业规模。
在保持适当的经济增长速度的基础上,为了能够扩大就业规模,还要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一方面,要打造适应全球经济竞争的“航空母舰型”企业,发展高精尖的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产业,以增强我国的总体经济实力和竞争力,保持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能力;另一方面,还要发展各类吸纳劳动力能力强的经济组织,特别是第三产业和其他劳动密集型产业,通过投资政策、税收政策和金融政策扶持,以及加强各方面的服务,促进中小企业、非正规劳动组织、微型企业和劳务派遣组织的发展,提高就业增长弹性,扩大就业规模。
3、正确的鼓励与引导大学生
① 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
② 鼓励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
③ 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单位积极吸纳和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
④ 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
⑤ 强化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和就业指导;
⑥ 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
⑦ 强化对困难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援助。
4、我们自身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以及自身存在的问题,大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要遵循“开阔眼界、面对现实、正确定位”的原则。
首先,强化择业的竞争意识,在正确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充分相信自己的实力,敢于通过竞争去达到理想的目标。在心理上必须从社会进步和深化改革的角度来加深对竞争机制的认识,强化自身的竞争意识,自觉地正视社会现实,转变观念,做好参加竞争的准备。
其次,我们要充分相信自己,提高各方面的认识能力,我们不必怀疑知识,多学点东西总是好的。学历有可能会贬值,但知识、能力永远也不会贬值。当然我们也不是默默的等待,因为机会不是等来的而是创造的。机会离我们并不遥远,甚至就在我们手中,生活中到处都是机遇。
最后,要学会正确对待挫折。人们在求职择业中遇到挫折是正常的,切不可因此而自卑。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对人生总保持着自信心,如丧失了自信心,就失去了开拓新生活的勇气。顺境中有自信心不足为奇,逆境中更需要自信心的支持。生活中的挫折是造就强者的必由之路,挫折是锻炼意志、增强能力的好机会。遇到挫折后应放下心理包袱,仔细寻找失利的原因,调整好目标,脚踏实地前进,争取新的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