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比数列
课 题:等比数列
教材分析:
等比数列与等差数列是高中教材中的重点内容.在教材结构安排上,教师往往是带领学生进行等差数列的学习,然后采用类比的方法,归纳出等比数列的定义,推导出相关
的公式.同时,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又是另外一个学习的重点,其内容要比通项公式复杂得多.在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学习中,往往采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来思考不同条件下的前n项和公式,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数学思维.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等差数列,了解了等差数列的定义和通项公式。因此,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采用类比的思想,引导学生理解等比数列的本质。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引导学生掌握等比数列的定义,会根据定义判断某数列是否属于等比数列;掌握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并应用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灵活解题.
2.引导学生学会等比数列的表示方法,灵活运用通项公式求等比数列的首项、公比以及指定项;引导学生掌握前n项和的推导过程.
3.通过通项公式认识等比数列的性质,运用前n项和公式来解决生活中的某些实际问题.
(二)能力目标
通过对等比数列概念、通项公式的学习,逐步培养学生观察、类比、归纳、猜想等思维品质,并在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过程中体会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等比数列的概念,培养学生严密的思维习惯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通过对等比数列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学习的应用价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等比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证明以及应用.
2.教学难点
等比数列通项公式及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以及灵活应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由生活问题向学习内容贴近教师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
在很久以前,古希腊国王发现了64格棋盘的趣味性,决定要大大嘉奖发明它的宰相,并允许其说出想要的奖品.宰相的赏赐要求很简单,即在棋盘的第一格子内放一粒麦子,第二个格子内放两粒麦子,此后每个格子的麦粒数目都是上一个格子的二倍,他就要这64格棋盘上摆满的麦粒.国王一听,认为这个赏赐太简单,便随口答应了下来.那么问题来了,这64格棋盘究竟可以放多少麦粒呢,国王是否会真正的答应他呢?
师:同学们你们如何来计算这道趣味数学题目呢?
生:(思考之后)这相当于求1+2+4+…+263,化简的结果为264-1,通过计算机可以发现其结果约为,那么这么多麦粒到底有多重呢?我们可以将抽象的数字细化为生活中常见的重量单位.一千粒麦子的重量约为40克,那么这堆麦粒的总重量大约为7000亿吨,为此国王
应该不会同意宰相的要求.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数学问题情境,可以将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内容紧密地联系起来,让学生真正地意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之中.
(二)在小组合作探究中,提升数学核心素养
师:刚才我们解决了麦粒问题,如果将20、21、22、23…264排列在一起,可以发现这是一个等比数列,而那个相加的公式便是等比数列的前64项求和公式.从这个特殊的案例,我们是否可以尝试推导一下常规情况下的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呢?
生1:我知道这是运用了类比的方法,根据特殊情况来类推常规情况.我们可以观察麦粒求和的公式来发现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
师:这位同学说得非常对,我们可以利用麦粒求和算式来类推等比数列的前n项求和公式,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尝试一下能否推导出来这个公式呢?
小组以前后桌为单位开展了小组合作学习,运用集体的智慧来推导求和公式.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巡视,并对学生们在讨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适当的点拨.当所有的小组讨论结束后,教师邀请一名同学上台演示推导过程.
【设计意图】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要引导学生开展小组探究合作,来帮助学生相互学习、优势互补,不仅可以提升数学教学的质量,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探究精神,达到培养核心素养的目的.
(三)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出示例题1.
教师邀请两名学生上台进行演示,其他学生在下面利用草稿纸进行计算.
【设计意图】在上面的教学环节中,教师刚刚带领学生推导出公式,学生的印象比较深刻,正所谓趁热打铁,教师立刻为学生布置较为简单的例题,来帮助他们巩固基础.同时,教师还可以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并强调书写的规范性,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他们良好的计算习惯.
教师为学生出示例题2.
某大型商场为了增加营业额,筹备了某方案,方案之中预计今年要销售计算机5000台,假设此后每年的销售量均比上一年增加10个百分点.问:从今年开始,大约几年可以使总销售量达到30000台.(结果精确到个位)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可以发现基数是5000,增长的比例为10%,最终销售的总量是30000.与本章节内容相联系,就可以发现利用这些数学元素可以构建一个等比数列的关系式,所求解的n即为最终答案,通过带入公式求得n的结果为10.为此,大约十年可以使销售的总量达到预期的30000台.
师:通过分析这道应用题,我们可以总结出相应的答题步骤.首先,阅读题目,寻找数学元素,构建数学模型.然后,分析数学模型,利用数学知识解答相应的实际问题.最后,将
数学答案与实际问题所求的量进行对接,并结合实际情况思考答案是否正确.
【设计意图】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自然也要用来解决实际的问题.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寻找符合生活实际的例子,而不是直接以数字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培养生活化的思维.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选取合适的数学模型来解决数学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解题能力,为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奠定基础.
教师见到学生的学习热情比较高,于是给学生布置一道自主练习的题目:
穷人向地主借钱,吝啬的地主竟然满口答应了下来,地主每天给穷人100块钱,穷人从第一天开始还给富人一分钱,第二天还2分钱,此后每天所还钱数均为前一天的两
倍,约定期限为30天.问,最后穷人能否盈利.
学生自主思考问题,可以适当进行小组讨论.教师巡视,观看学生自主解题的成果.当大部分的学生解答完问题之后,教师邀请一名同学上台分享自己的解题思路和解题过程.
生:首先要计算地主总共给了穷人多少钱,即T=100×30 = 3000 元.然后计算穷人还给富人多少钱,即 a1=1,q=2,单位为分,将其带入到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中,换算之后可以得出S=10737418.23元,最后通过对比可以发现穷人最后亏了上千万元.
师:这位学生做得非常好,这道题表面是一道比大小的问题,但是如果将数学元素找出来,并进行数学建模,可以发现其本质是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应用案例,同学们可以细细感悟一下这种思想转化法的运用.
【设计意图】布置这种数学问题的核心目的是巩固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知识,辅助目的则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以及自信心,从而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培养学生们的数学核心素养.
教学反思:
数学核心素养并非借助某一节课程就可以培养成功,但是教师需要将数学核心素养的内容细化到每一节课中,甚至细化到每一个环节之中.在教学前期,教师要制定与核心素养相关的教学目标.然后深挖教材,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在各个环节融入核心素养.从本节课的教学情况来看,我主要讲解等比数列中的一小节,即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推导与求解.在教学方法上,我利用情境教学法、生活化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等多种方法来丰富数学课堂,不仅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了相关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提高了他们的数学综合能力,培养了他们的核心素养,这既符合新课标的要求,也是高中数学教学改革发展的必然举措.https://math.sqnu.edu.cn/sfrz/z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