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
课 题: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
教材分析:
本节是人教版高中数学第二册下第九章第四节的第一课时,介绍线面垂直的定义、判定及其应用。线面垂直的定义是线面垂直最基本的判定方法,而判定定理则体现了线线垂直与线面垂直的转化。学好本节,对于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实现从认识平面图形到立体(空间)图形的飞跃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几何中已学过线线垂直,并对线面垂直有直观的认识。我班学生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能根据实物与模型的演示,积极地思考,归纳与概括,并能类比线线垂直积极的探索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但是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空间想象力还有待提高,力求通过本节教学让学生有一个新的飞跃。
教学重难点
1、掌握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
2、通过直观感知,在实践操作中发展学生几何直观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在探索运用直线与平面垂直判定定理的过程中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同时感悟和体验“空间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线面垂直转化为线线垂直”、“无限转化为有限”等数学思想。
教学过程
(一)通过小题复习引入
问题 1: 下列条件中,能证明直线 l ⊥ 平面 α 的是
( 1) l 与平面 α 内的两条直线垂直
( 2) l 与平面 α 内的无数条直线垂直
( 3) l 与平面 α 内的任意一条直线垂直
( 4) l 与平面 α 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垂直
教师: 这是一道不定项选择题,你选哪个? 为什么?
学生 1: 选( 3) ( 4) ,( 3) 就是线面垂直的定义,( 4) 是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
教师: 很好! 线面垂直的定义要强调其中的“任意”。线面垂直判定定理要强调“两条相交直线”。谁来上黑板写一下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的数学符号语言,并画出简图。
学生 2: 上黑板演示
教师: 他写得对不对,我们一起看一下,订正并板书。
问题 2: 直线 l 与直线 m 不重合,如果直线 l ⊥ 平面 α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有 个。
( 1) 若直线 m ⊥ l ,则 m/ /α ;
( 2) 若 m ⊥ α ,则 m/ /l ;
( 3) 若 m / /α ,则 m ⊥ l ;
( 4) 若 m / /l ,则 m ⊥ α 。
学生 3: 3 个
教师: 哪 3 个是正确的,你怎么判断的?
学生 3: ( 2) 是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 3) 由定义显然成立,( 4) 是书上的例题,可以直接判断。
教师: 在做这类问题时, 我们除了可以运用书上的定理定义结论之外, 别忘了也可以利用手边的工具, 创造平面、直线来判断,这样更直观。
问题3: ( 1) 如图 1,在正三棱柱 ABC -A1B1C1 中,过点 A1 作直线垂直于平面 BB1C1C ; ( 2) 如图 2, 在正方体 ABCD -A1B1C1D1中,过点 B 作直线垂直于平面 AA1C1C。
学生4、5: 上黑板分别作图。
( 1) 过点 A1 作 A1D1 ⊥ B1C1 于点D1 ,垂线是 A1D1 ; ( 2) 连接 BD, 由正方形底面对角线互相垂直,
垂线就是BD 。
教师: 第一问再加一问过 A 点作直线 ⊥ 平面 BB1C1C, 怎么作图呢?
学生6: 过点 A 作 AD ⊥ BC 于点 D ,垂线为 AD。
教师: 那么直线 AD 和直线 A1D1 的位置关系是什么呢? 为什么?
学生7: 两直线平行,可以由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得证。
问题4: AB 是圆 O 的直径, PA 垂直于圆 O 所在平面, C 是圆上不同于 A,B 的任一点,则三棱锥 P - ABC 的四个表面中,直角三角形有哪些 在该三棱锥中, 有哪些是线面垂直。
学生8: 由线面垂直从而线线垂直有 ΔPAB,ΔPAC, 由直径有ΔABC
教师: 还有没有了,找全了吗?
学生9: 由 BC ⊥ AC,BC ⊥ PA,有 BC ⊥ 平面 PAC,从而 BC ⊥PC,所以还有 ΔPBC 教师: 很好,这里一共 4 个面,4 个三角形都符合,那么第二问呢?
学生10: PA ⊥ 平面 ABC,还有 BC ⊥ 平面 PAC
( 二) 典型例题
例1、如图 3, P 为 ΔABC 所在平面外一点, PA ⊥ 平面 ABC , ∠ABC = 90°, AE ⊥PB 于点 E , AF ⊥ PC 于点 F ,求证: ( 1) BC⊥ 平面 PAB ; ( 2) AE ⊥ 平面 PBC ; ( 3) PC⊥ EF。
教师: 请同学们思考下,谁能讲一讲自己的思路?
学生11: 第( 1) 问, BC ⊥ AB,BC ⊥ PA ,再补充 3 个条件可证。
学生12: 第( 2) 问, AE ⊥ PB,由( 1) AE ⊥ BC ,可得结论。
学生13: 由 PC ⊥ AF,由( 2) PC ⊥ AE ,可证 PC ⊥平面 AEF,可证第( 3) 问。
教师: 他们讲得很好,下面请大家把解题思路整理下, 写出完整的过程。
变1、在长方体 ABCD-A1B1C1D1 中,BC = BB1 = 1,AB = 2,点E 是 CD 的中点, 求证: 直线 BE⊥平面 A1AE
教师: 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一下,看哪个小组思考得最快。
学生14: ( 5 分钟后) 由长方体的底面矩形 ABCD 中的线段长度,满足勾股定理得到 BE⊥AE, 并且由侧棱垂直于底面得 BE⊥AA1,从而得证。
教师: 看来还是人多力量大, 你们小组的同学真是好样的。解题过程请大家回去完成。好了,请你再观察下这题与例 1 第一问有什么异同呢? 看一看它们的图形以及证明的思路。
学生15: 例 1 是在三棱锥里研究垂直, 这题是在长方体里。但是它们证明的过程有点相似。
教师: 说得越来越接近了。再看一看在长方体中我们有没有三棱锥?
学生16: 有,三棱锥 A1 - ABE, 只要把它从长方体中拿出来,由勾股定理得到线线垂直后就可以由例 1 的第一问的思路来证明了。
教师: 很好,我们的同学真是观察力敏锐。
教师: 大家刚才变现得非常好, 现在请思考老师今天的压轴题。
课堂小结
教师: 通过今天所学的内容, 大家最后来做一个总结。请看投影仪。
问题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哪些判断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方法? 各是什么? 用数学语言叙述。
学生17: 有线面垂直的定义还有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 数学语言略)
问题2、有哪些证明线线垂直的方法( 注意特殊图形的特点)
学生18: 可以由线面垂直证到线线垂直。直棱柱、正棱柱侧棱垂直于底面中的任意一条线。等腰、等边三角形三线合一, 菱形、正方形对角线互相垂直。还可以由勾股定理找垂直。
教师: 好的。课后请大家把今天的内容认真巩固下, 没写完的证明过程补充完整,另外完成这样的两道题。
巩固练习
1、四面体 ABCD 中,BC = BD,AD = AC,E 是 CD 中点, 判断直线 CD 与平面 ABE 位置关系 ,直线 AB 与 CD
2、在正方体 ABCD-A1B1C1D1 中, 证明: ( 1) A1C⊥BD ( 2)B1D⊥BC1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应具有承上启下的目的。因此在教学设计时既要兼顾前后知识的联系,又要使学生明确本课学习的重点,将新旧知识逐渐地融为一体,构建比较完整的知识系统。教学设计力求在型( 模型、类型) , 质( 实质、本质) , 思( 思维、思想方法) 上达到教学效果。本节课还应让学生操练得更多些。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经历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使我们的数学课堂生动起来, 师生之间的真诚互动凸现出民主和谐。在学生已经直观感知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基础上让学生亲自动手,思考探究,使其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https://math.sqnu.edu.cn/sfrz/zc